核心觀點
美國經濟:滯與脹,仍在賽跑。展望下半年,美國經濟或仍將在“滯”與“脹”之間徘徊,貨幣政策面臨艱難選擇。我們認為,美聯儲需要引導市場相信其有能力加息至3.5%以上的限制性水平。但在“中性利率”之后,美聯儲加息節奏或需要從“前置發力”(front loading)轉變為“小幅度、可持續”的加息。這樣的組合或可增加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概率,并營造一個相對友好的市場環境。
非美經濟:全球緊縮,風險冒頭。在全球通脹和美聯儲持續緊縮之下,非美經濟所受沖擊不斷顯現。1)歐元區:歐債風險不容小覷。即便歐央行已祭出預期引導工具,但歐元區經濟金融風險仍不能排除。2)日本:日本經濟和日元匯率受到輸入性通脹、貿易逆差、債市拋售等多重壓力。3)新興市場:資本流入放緩壓力或將持續全年,但下半年有望邊際緩和。
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有望落幕。下半年開始,本輪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有望循序漸進地落幕。原因包括:1)高價格下供需逐漸走向平衡。2)全球緊縮下商品金融屬性弱化。3)與俄烏沖突有關的供給擔憂消退。不過,供給恢復的不確定性以及能源轉型壓力等,或影響商品價格回落的節奏。
金融市場:美元資產,暫現光芒。下半年,美元資產在全球市場中表現或相對較好。但考慮到美國“滯”與“脹”的博弈仍將繼續,近期美國市場表現有過于樂觀之嫌。1)美債10年美債利率或在2.7-3.3%高位震蕩。2)美股:高通脹、高利率和衰退風險之下,調整風險尚未排除,但成長有望跑贏價值。3)美元匯率:有望保持強勢。美國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具備一定優勢,市場對于美聯儲緊縮的決心和可持續性更有信心。
風險提示:國際地緣局勢超預期,海外通脹壓力超預期,海外貨幣緊縮力度超預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超預期等。
本文作者:鐘正生(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璐、范城愷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