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末的臨近,多家機構近日紛紛發布了對2024年的展望。今日,中信證券也發布了其對2024年的預測。該券商表示,在情緒修復、政策推動經濟復蘇、中美庫存周期共振向上、人民幣匯率企穩等因素下,預計港股有望開啟貫穿全年的修復行情。此外,該券商指出仍需關注海外貨幣緊縮及選舉等風險事件或階段性擾動港股投資者情緒。
港股風險偏好自10月以來已明顯企穩
自2023年以來,海外利率持續上行下全球經濟復蘇路徑承壓。由于中美摩擦、海外銀行業風險等外部事件沖擊,今年2月中旬以來外資持續流出港股市場,拖累市場表現。
而年初至7月底,受益于AI主題爆發的美股科技藍籌帶動整體美股市場表現靚眼。隨著7月底之后的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利率上行下美股估值與業績預期的平衡點。
而人民幣匯率于8月底企穩后,且內地政策“組合拳”逐步出臺的背景下,港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自10月以來已明顯企穩。
2024年將是港股逐步修復之年
中信證券指出,目前投資者情緒已出現修復跡象,政策持續出臺推動我國經濟復蘇,預計中美庫存周期共振向上推動港股基本面修復。疊加近期人民幣匯率企穩、中美關系緩和或帶動外資回流等因素下,該券商判斷港股有望開啟貫穿全年的修復行情。
中信指出,由于歐美央行仍在激進地縮表,而日本央行明年或逐步退出負利率和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且2024年為海外的“超級選舉年”,風險事件或階段性擾動港股投資者情緒。
投資者情緒回暖,基本面有支撐,市場底部已然夯實。
近期內地萬億國債的政策出臺,疊加海外加息周期結束,港股成交額較10月中旬的低點已反彈21%,同期的賣空占比也顯著回落。當前恒生綜指、恒生科技指數動態PE分別處于2.3%/5.3%的歷史分位,且預計2024年恒生綜指、恒生科技盈利增速分別達12.4%和17.3%,基本面亦有支撐。
中美庫存周期共振上行,推動港股基本面持續修復。
截至2023年9月,中國工企利潤已連續兩個月實現單月兩位數增長;而今年6月以來,美國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速也持續回升。2024年中美都有望從去庫步入補庫周期,帶動港股基本面修復。歷次中美共振走向主動補庫階段的市場表現來看,成長性較強的半導體、醫藥、汽車、技術硬件等行業反彈空間更大。
政策的持續推出利好港股大金融和消費等權重行業。7月24日政治局會議中重點強調了擴大內需、防范風險、提振信心。
展望2024年,海外發達市場加息結束預期的背景下,我國財政及貨幣政策空間打開,降準降息、財政刺激以及結構性政策工具有望進一步發力。回顧歷史,我國經濟增長承壓下,政治局會議重點提及的行業在后續往往跑出更高的收益。而2024年內地政策持續推出預期的背景下,港股權重的大金融、消費等板塊有望持續受益。
人民幣匯率企穩、中美關系緩和,助力外資回流。
在央行維穩的操作下,疊加中美關系的緩和,人民幣匯率貶值是2023年以來外資流出港股的主因之一。而隨著央行維穩匯率的決心彰顯、我國基本面觸底回升,2023年8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已經開始企穩回升。2023年10月以來,外資部分板塊已轉向流入。若2024年外圍貨幣寬松預期逐步兌現,外資有望重新回流港股市場。
2024年什么板塊值得關注?
上文提到中信證券指出看好港股在2024年的表現,該券商給出兩個方面。首先是穩定性強的高股息策略,特別是能源和電信;其次是行業景氣度轉好、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鏈。
中信指出,進入明年下半年,如若美國金融體系超額流動性耗盡,經濟增速放緩倒逼美聯儲停止縮表且開啟降息,海外流動性環境扭轉有利外資重新回流港股市場。因此他們建議2024年下半年布局外資偏好較強、利率敏感的成長性行業,包括互聯網、新能源車以及顯著超跌的生物醫藥。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