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繼續探討陰陽燭形態,這是第52篇文章,代表于技術分析的第三象限,剛好做了一年的討論,配合第一象限“價量關系”和第二象限“技術指標”分別已發布24篇和56篇文章作講解,足見技術分析是可以探討的主題相當廣泛,筆者雖以用上超過兩年半的時間,仍有不少的內容要與大家分享。上述技術指標系列用了56篇文章作講解,如今陰陽燭只是由“反轉形態”,轉至另一大類別“整固形態”的講解,這絕非能在一個月就能完成講解的范疇,意味著陰陽燭系列的探討時間,將會超過技術指標的。
畢竟陰陽燭是相當值得探討的技術分析主題之一,故然筆者不想匆匆完結,撰文旨在向大家解說清楚每種形態的買賣雙方力量變化、形態特點、出現位置,以及如何應用。現在開始進入“整固形態”的討論。倘若買賣雙方的較競視為爭斗,當陰陽燭的“整固形態”出現,可理解為是雙方停戰狀態。明顯地,“停戰”絕不等于爭斗結束,只是雙方稍作休息。當然雙方不會閑著甚么而不做,卻是在期間檢視戰力和重整旗鼓,于養精蓄銳后,脫離“整固形態”,股指或個股再度出現方向。
“反轉形態”和“整固形態”是互相交替,故此在“整固形態”出現前,股指或個股必先處于升勢或跌勢之中,今次與大家分享的第一種陰陽燭“整固形態”,名為“上升三部曲”,其名稱已反映這是升勢中的整固形態。值得留意當股指或個股上揚一段日子后見整固,代表買方稍作休息,絕非買方動力經已殆盡,只是整裝待發,所以及后股指或個股繼續上揚機會大。此形態由五枝陰陽燭構成,先是一枝長陽燭 (大陽燭、下影陽燭或上下影陽燭),明證買方動力充裕,與上述股指或個股處于升勢匹配,視為該形態的第一部曲。
繼而見短陰燭 (下影陰燭、陰陀螺),并且連續三枝出現,留意由長陽燭出現開始,成交量在減少,形成“價跌量縮”狀態,代表賣方雖在反攻,但動力不足,所以僅見短陰燭出現。三度出擊卻從成交量在減少反映力量在減弱,預示當買方一經發力,賣方攻勢隨即被瓦解,視為該形態的第二部曲。上述三枝陰燭出現的位置需講究,第一枝短陰燭開市位高于長陽燭的收市位,令陰燭下半部與陽燭的燭身重疊。第二和第三枝陰燭均要見下移,令第二枝陰燭收市位低于第一枝的;第三枝陰燭收市位又低于第二枝的。再者,第三枝陰燭必須整枝處于陽燭燭身之內。
來到第三部曲,會見一枝長陽燭,可以配合“裂口高開”,即長陽燭的開市位,在短陰燭的開市位之上,同時陽燭燭身必須全然第一枝陰燭的整體,包括上影線部分。故此“上升三部曲”形態,可理解為像一個“N”字;但也要想象“N”字的第二和第三筆之間是斷開,代表此形態必須附帶一個“上升裂口”。另可留意從陰燭進到陽燭,成交量見回升,形成“價量齊升”狀態,代表賣方反攻失敗,主導權依然在買方手上,所以就日線圖來說,股指或個股經過五日整固后,又重拾升軌。
為免篇幅太長,有關“上升三部曲”的個案研究,留待下回再續。
【作者簡介】聶振邦 (聶Sir)
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
超過17年從事金融業和投資教學經驗,
四本投資和理財書籍的作者。
香港證監會持牌人
【聲明】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系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后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
此外,筆者現時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