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最近可謂是動作頻頻,在海外開啟“買買買”模式。
最新消息顯示,京東旗下基礎設施投資與資產管理平臺——京東產發(fā),將與瑞士合眾集團、高瓴支持的Eza Hill,從凱德騰飛房產信托手里收購新加坡四處物流資產,交易價格為3.06億新元,約17億元。這意味著劉強東又出手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與高瓴支持的Eza Hill一起搞收購,高瓴本身也是京東產發(fā),以及母公司京東集團的投資人。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在京東產發(fā)僅有的兩輪融資中,高瓴資本均現身支持,參與前者A輪、B輪融資,兩輪融資共計完成15億美元金額。
而在京東集團的早期融資中,高瓴資本也作為C輪融資的投資人,參與到當年9.61億美元的融資。
17億元,劉強東又買了
說這筆物流資產收購案之前,先來看劉強東最近的動作。
一是,砸180億元收購歐洲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二是,可能以40億港元價格收購香港佳寶食品。這兩筆交易加起來,劉強東要掏出整整200億元用于收購。
劉強東為何突然如此大手筆?國際化可能是重要原因。劉強東曾表示,國際化是京東未來最重要的方向之一。目前,京東在海外已有2000多名員工,物流網絡覆蓋19個國家和地區(qū)。
如果這兩筆收購案順利落地,在國際化戰(zhàn)略上,京東在歐洲和香港就有了橋頭堡。因此,下一步“物流”必然是京東布局的領域。
再回過頭來看,京東產發(fā)的這筆收購。劉強東要買的物流資產,位于新加坡烏美路的工業(yè)資產、樟宜南街、裕廊東大廈(大士裕廊工業(yè)區(qū)附近),以及班丹大道的物流倉庫。
其中,位于新加坡班丹大道的Senkee,是上述四項物流資產中規(guī)模最大、價值最高的物流樞紐,總建筑面積約87,842平方米,售價達1.4億新元,約占總交易價的一半。
位于烏美路、樟宜南街、裕廊東大廈的物流倉庫,有明顯的產業(yè)和地域優(yōu)勢。烏美路作為新加坡重要的工業(yè)區(qū)域,匯聚了眾多電子、精密制造等企業(yè),已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鏈上下游配套,與京東主營的家電零售業(yè)務相匹配。
樟宜南街的倉庫臨近樟宜機場,航空貨運優(yōu)勢獨特,對于時效性要求極高的電子產品、生鮮食品等貨物運輸極為有利;裕廊東大廈在大士裕廊工業(yè)區(qū)附近,該工業(yè)區(qū)是新加坡重要的制造業(yè)基地,物流倉庫能夠及時響應區(qū)內企業(yè)的原材料采購與產品配送需求,與制造業(yè)生產節(jié)奏緊密配合。
由此,產業(yè)集聚、交通與容量優(yōu)勢,成為劉強東此次收購的關鍵詞。報道顯示,被收購的四處物業(yè)總建筑面積約186,346平方米,平均剩余土地年限約27年,平均剩余租期約1.6年。
浮現高瓴身影,共同籌備10億美元REIT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出手,并不是劉強東單打獨斗。他選擇了與瑞士合眾集團、高瓴支持的Eza Hill,進行合作。合作方之一的瑞士合眾集團,是全球領先投資公司,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投資了多個大型項目。
另一合作方——Eza Hill,身后則有高瓴身影。投中網了解到,Eza Hill由高瓴通過Rava Partners設立,前者為Rava Partners的不動產投資平臺。最新消息顯示,Rava Partners已宣布,向某主權財富基金出售兩組此前由其開發(fā),并持有的日本多戶住宅投資資產池,總價值約490億日元(約23.6 億元)。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該主權財富基金將委托Rava Partners繼續(xù)擔任這兩組投資池的主要資產管理方。據悉,這些資產主要位于東京、大阪等日本主要城市。
此次與劉強東聯合收購新加坡物流資產,便是EZA Hill的最新動作。數據顯示,近年來,Eza Hill持續(xù)在東南亞“掃貨”。
2024年11月,EZA Hill便從ESR管理的基金LILV Portfolio手里,收購了總價值1.48億美元的三項雅加達物流資產。該項目三項物流資產位于印度尼西亞的大雅加達地區(qū),包括Cikarang、Cibitung和Cileungsi。由于地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條件便利,這些資產成為物流和制造業(yè)的理想選擇。
收購后,劉強東計劃將該資產納入REIT資產池。目前,三方正就最終資產組合進行磋商,計劃最早于明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
眾所周知,納入REIT資產池最大的好處,就是快速回籠資金。一方面,REIT掛牌新加坡交易所后,劉強東可快速盤活資本,將存量資產轉化為流動性更強的金融資產;另一方面,京東系能形成“融資-投資-融資”的再循環(huán)。
除這筆收購,劉強東還計劃與瑞士合眾集團、Eza Hill,共同籌備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目標規(guī)模超10億美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這將是新加坡REIT市場逾一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新晉基金,折射市場回暖信心。
劉強東全球“鋪路”供應鏈
從操作手法上看,這不是劉強東第一次與PE大佬聯手,搞事情。
2024年底,京東產發(fā)就與鼎暉投資及保險機構,共同完成了一筆50億物流基礎設施基金的募集。該基金將投資大灣區(qū)、長三角等核心城市戰(zhàn)略集群的7處高品質、高標準智慧物流園區(qū),建筑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主要服務于電商零售、新能源汽車等行業(yè)龍頭企業(yè),以提升供應鏈效率。
對于供應鏈而言,它堪稱劉強東整個商業(yè)帝國的基石。在宿遷老家,劉強東豪擲200多億元,重點項目“亞洲一號”物流中心便坐落于此
在國際拓展上,今年上半年,劉強東在馬來西亞和越南,也分別新增3座自營海外倉,鞏固京東在東南亞地區(qū)的供應鏈網絡;同時,斥資2.5億澳元,買下京東在澳大利亞的首個物流中心——Wacol,以拓展其在大洋洲的業(yè)務版圖。
稍早前,劉強東還進軍中東地區(qū),運營9個海外倉,覆蓋了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提升京東在該地區(qū)的供應鏈能力。到2025年底,劉強東計劃將全球自營海外倉面積實現超100%增長。
對于這些物流資產的“買入”,劉強東表示,零售業(yè)永遠不變的規(guī)律是,行業(yè)一定會越來越集中;對于后端物流業(yè)而言,也是越規(guī)模化,成本越低。
以最近擬收購的佳寶超市為例,可以看到,劉強東出手后,直接將供應鏈能力從深圳平移到香港。劉強東在利用佳寶的本地運營經驗快速適應香港市場的同時,也將佳寶超市的生鮮品類納入京東供應鏈體系,進一步優(yōu)化其在大灣區(qū)的物流和配送服務。
事實上,在劉強東的商業(yè)版圖上,物流資產一直處于核心位置。其旗下擁有的6家上市公司中,4家都與物流有關,分別是京東物流(02618.HK)、達達快送、德邦物流(603056)、中國物流資產(01589.HK)。盡管達達快送和中國物流資產均因被收購,而退市,但這并不影響劉強東對于供應鏈建設的持續(xù)推進。
隨著劉強東與Eza Hill等拿下新加坡物流資產,以及其持續(xù)在全球“鋪路”供應鏈能力,其國際化戰(zhàn)略也逐漸成形。在這一趨勢下,劉強東的下一個Buyout,說不定正在醞釀中。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